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苏马荡-荡心谷
五重动力推动:长线流动激活全域市场,AI赋能服务优化
——2025国庆中秋超级黄金周旅游观察
荡心谷文旅研究院院长 杨帆
今年国庆与中秋相遇构成的8天“超级黄金周”,在合理的假期安排与总体有利的天气条件下,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与旅游韧性。交通出行大盘稳健增长,长线游、跨境游热度攀升,AI技术全面赋能景区运营与游客服务,消费结构持续向品质化、体验化升级,标志着旅游市场进入智能化、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一、交通出行:跨区域流动稳步提升,结构持续优化
据交通运输部数据,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预计达24.32亿人次,日均3.04亿人次,较2024年国庆假期日均增长6.2%。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占主体,日均28094万人次(+6.5%),铁路客运量表现平稳,日均1924万人次(+2.6%),民航、水路分别增长3.4%和4.2%。微信支付数据进一步印证出行活跃度,铁路及客运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1%,新能源车出行趋势显著,充电桩消费金额同比大增43%。
二、AI全面赋能旅游服务,智慧运营提升游客体验
本次黄金周期间,人工智能技术在旅游场景实现深度融入与规模化应用。多地景区依托AI预测模型动态调控客流,如黄山、九寨沟通过智慧平台实现门票分时预约与容量预警,有效避免拥堵。在服务端,智能导览、虚拟导游和AI多语言翻译工具为境外游客提供便利,上海、西安等城市通过城市智慧中枢实时调度公共交通,缩短游客等候时间。部分酒店推出AI客服和智能客房系统,实现入住流程自动化,游客互动体验显著增强。同时,基于用户行为的AI推荐系统助力个性化行程规划,平台数据显示,AI生成的“定制路线”订购量同比增长近三成。
三、长线目的地表现突出,高铁红利持续释放
长线游成为假期亮点,其中长白山景区表现尤为抢眼。假期前三天累计接待游客9.98万人次,同比增长22.16%,创历史同期新高,暑期开通的高铁线路持续激发东北旅游潜力。此外,黄山前六天接待游客19.98万人(+7.54%),九华山前五天超24万人次,丹霞山前四天接待18.6万人次,自然山岳型景区整体热度高涨。凤凰古城前三日迎客36.5万人次,天山天池接待超5万,反映游客向生态资源富集区域扩散的趋势。
四、跨境双向流动加速,入境游企稳回升
出入境旅游迎来显著回暖。国家移民管理局预计假期日均出入境人员突破200万人次,港珠澳大桥口岸日均客流预计达12万。出境方面,同程数据显示长线跟团游增长近200%;入境市场同样活跃,去哪儿数据显示外籍用户预订国内航班增长33%,覆盖国内近百城市,跨境支付笔数同比增长21%。特别是香港市民北上消费交易笔数增长超120%,凸显大湾区消费互通活力。
五、区域市场热度分化,文化休闲受青睐
重点城市中,上海前四天接待游客1511.75万人次,增长23.74%,宾馆出租率64.7%(+2pct);北京前五天累计接待1751.6万人次。四川前五天A级景区接待游客713.56万人次,增长12.3%,图书馆、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接待群众130万人次,文化休闲需求旺盛。广东4A级以上景区前四天接待1516.8万人次(+4.9%),海南三大机场旅客吞吐量115万人次,旅游市场整体呈南热北旺、多点开花格局。
六、消费提质升级明显,服务类消费增速领先
微信支付数据显示,假期前五天消费总额较2025年“五一”增长10%,电商服务、宠物服务、快递服务等品类增速靠前,折射出假日经济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。商务部监测数据同时显示,绿色有机食品销售额增长27.9%,国潮服装增长14.1%,品质化、个性化消费趋势显著。餐饮市场持续复苏,包厢预订、多地连住等需求上升,游客越来越追求“像当地人一样生活”的深度体验。
整体来看,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在跨区域大流动、长线目的地崛起、AI技术赋能、跨境双向加速、消费结构优化五重动力推动下,展现出蓬勃的内生韧性。从长白山的高铁红利到上海、四川的文化休闲热,从AI智能服务到跨境旅游复苏,表明中国旅游正在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、从景点观光转向生活体验的发展新阶段。未来继续推进智慧化建设、优化交通网络、创新产品供给,将进一步释放假期经济的综合带动效应。
责任编辑:石秀珍 SF183中国前十大证券公司排名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